新风系统起源于欧洲。据说早在1958年,适用于各种场所的低噪音高静压送风机就在市场上推出。由于当时的环境原因,大量建筑在设计和建造时非常注重气密性。虽然在隔热、保温、封闭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,但也导致室内通风率严重不足,导致体制较弱的人经常出现头痛、干咳、皮肤干燥发痒、头晕恶心、注意力难以集中、对气味敏感等症状,被称为“病态建筑综合征”。
一般来说,开窗通风是解决室内空气浑浊问题的好方法,但一旦开窗,会导致室内冷热能量流失,破坏整个建筑保温系统,使室外灰尘和噪音进入室内,因此开窗通风的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人们开始深入研究和探讨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。在经济科技发达、注重生活质量的欧洲,出现了住宅微循环空气置换系统,称为新风系统,但在欧洲称为机械通风。
像中央空调一样,新风系统也是从发达国家引进到中国的。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,我们还有通风系统,比如换气扇、抽油烟机等。,这也属于新风系统的范畴,但是没有那么系统。
发达国家法定强制安装新风系统。你可能会想,欧洲的空气这么好,没有雾霾。为什么要安装新风系统?这个想法很好。原因很简单,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,提高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空气质量好,发达国家的新风系统几乎没有pm2.5的过滤功能。一般会设置一个初级过滤器来遮挡灰尘,主要是通风,增加室内空气通风量,实现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。
国内新风系统的演变过程:
原来的新风系统本身没有过滤pm2.5的功能,只是因为国内的雾霾,增加了一个附加功能。
为提高新风系统风扇的使用寿命,降低故障率,增加粗滤网过滤灰尘。
夏季使用空调,冬季使用暖气,为降低能耗,增加全热交换器。
由于pm2.5偶尔爆表,增加了高效滤网或静电除尘。
为排出室内甲醛,提高风扇功率,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增加换气次数。
为防止室外空气通过门窗进入室内,有微正压送风系统。
未来我国被动式住宅、低能耗、绿色建筑的普及,将强制实施房屋保温封闭,通风是必要条件。
综上所述,得出的结论是,随着国内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,新风系统的技术和功能已经达到了现在的水平,而不是从国外进口到国内。